在經濟的模塊中考查的難度不是特別大,所以大家面對的經濟題目不必害怕,都是常規的題目,難度主要集中在宏觀經濟中,包括像GDP的考察,以及GDP和GNP聯合起來考察,還有考察頻率極高的宏觀政策如何調整經濟。這個知識點是宏觀經濟中的重點,一方面難度相對較大,另一方面點太多。需要學生將知識點理解消化的同時還需要形成大的邏輯框架,將相關的內容填充進去,哪個手段屬于財政政策哪個手段屬于貨幣政策。例如稅、利、費、債屬于財政政策中的財政收入。貨幣政策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等。
這類題目的考察形式主要就是當經濟出現了問題時,問你經濟政策中具體手段應該如何調整從而穩定經濟。例如下面一道試題: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當今世界各個國家宏觀調控的兩種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二者會配合使用。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時,政府應該( )。
A、加大財政支出,減少稅收,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
B、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C、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
D、提高存貸款基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實施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
這種題目就是典型的政策調控的題目,有些考生看到這種題目就望而生畏,但是其實就是紙老虎,只要冷靜的推導答案很容易就出來了。解題的思路就是根據題目中出現的經濟問題,然后分析出需要采用的是經濟政策,每個手段怎么調整。再根據自己的分析,一個個選項排除就可以了。
題干中出現的經濟問題是通貨膨脹,解決通貨膨脹的方法就是緊縮性的經濟政策,即想方設法“讓錢變少”,具體到財政政策中就是財政收入增多(通過多收稅和多發行債券)和財政支出減少(少花出去錢)。貨幣政策中點比較多,需要冷靜分析,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央行不鼓勵商業銀行放貸),再貼現率(央行不鼓勵商業銀行再貼現),存貸款利率(鼓勵存款不鼓勵貸款)均上調。所以一分析完答案就很清晰了。
所以由以上分析能夠看出經濟類的題目不難,只需要將內部變動的原因掌握,然后選項一個個的對照自己的正確推導就可以選出正確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