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略定位
為了統籌區域發展,中央規劃部署四大板塊+三大戰略的組合拳即:充分發揮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四大板塊’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的疊加效應,培育新的經濟軸帶,用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力,用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一帶一路”為國家三大戰略之一。
二、內涵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陸上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以都城洛陽(今河南洛陽)為起點,經涼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
三、相關時政
1.首次提出: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10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東盟時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
2.2015年2月1日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張高麗為小組組長。
3.2015年3月28日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宣告“一帶一路”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
4. 2016年12月16日(“一帶一路”國際日),全球留學生志愿者舉行慶祝活動,聯合國總部降旗以示歡迎。
5.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圓桌峰會。
四、政策內容
1.原則:“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則。
2.涵蓋范圍
絲綢之路經濟帶圈定:新疆、重慶、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廣西、云南、西藏13省(直轄市),其中新疆為核心區。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5省(直轄市),其中福建為核心區。
3.合作主要內容:“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
【題目】以下能反映“一帶一路”的古詩詞有:
A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B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C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答案】ABCD。
【解析】:A出自李白《關山月》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始置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B出自王昌齡《從軍行》,樓蘭位于新疆羅布泊;C出自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陽光位于甘肅敦煌為絲綢之路的必經關隘;D出自王翰《涼州詞》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故本題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