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降雨類型在熱帶地區(qū)分布最多,尤其是赤道附近對流作用最為明顯,在一天當中的午后最易出現(xiàn),因為午后地面溫度達到最高,這樣使得蒸發(fā)作用十分旺盛,地面溫度高,地面附近的空氣上升,在上升的過程當中氣流溫度下降,形成降雨,尤其是熱帶雨林地區(qū)最為明顯,因為熱帶雨林地區(qū)午后溫度高,而且地面水分充足,降水條件充足。對流雨的主要特點是降雨的強度大,降水時間較短。
2、、地形雨
受地形影響,暖濕氣流遇到山地,抬升的過程當中,溫度降低,水汽凝結形成降雨,這樣這一氣流形成降雨之后,空氣內的水分急劇減少,在越國山地之后,則會形成焚風,干燥的氣流隨著地勢的下降,溫度逐漸上升,形成干燥的焚風,焚風容易引起火災。較為著名的地形雨是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乞拉朋齊,世界雨極。
3、鋒面雨
在我國可是降雨的主要類型,因為季風區(qū)降雨大多是由于季風作用形成,冷暖氣流相交匯,暖濕空氣上升,冷氣團在下,這樣暖氣團在上升的過程中溫度下降,形成水汽凝結降雨,鋒面分為冷鋒、暖鋒以及準靜止鋒。
我國較為著名的準靜止鋒有江淮準靜止鋒(形成梅雨),昆明準靜止鋒(形成華西秋雨)。
4、臺風雨
臺風引起的降雨,臺風是熱帶氣旋發(fā)展形成,臺風的結構主要分為外圍大風區(qū)、漩渦風雨區(qū)以及臺風眼,降雨主要集中在漩渦風雨區(qū),外圍大風區(qū)也會有,臺風眼則風平浪靜。臺風區(qū)內水汽充足,上升運動強烈,降水量很大,臺風到來,日降水量平均在800毫米以上,強度很大,多屬陣性。臺風登陸常常產(chǎn)生暴雨,少則200~300毫米,多則在1000以上。臺風登陸后,若維持時間較長,或由于地形作用,或與冷空氣結合,都能產(chǎn)生大暴雨。我國東南沿海,是臺風登陸的主要地區(qū),臺風雨所占比重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