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的概念
物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牛”為形旁,“勿”為聲旁。本義是指雜色牛,引申指毛色、雜色,因雜色含有眾多的意思,故引申為萬事萬物。也有說,物本義指萬物,引申指具體的物品,還特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多指眾人。而在我們民法中“物”的定義則是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并為人能夠支配的物體或者自然力(一些小型可以為人利用的自然力,如水能)。故可見星星、月亮等不屬于物,因為我們無法支配。
二、物的分類
1.依物能否移動和移動后是否會損害物的價值為標準劃分:
(1)動產:是能夠移動并且不因移動損害價值的物。比如車、桌子、板凳等,可以移動,且無論放置何處,都不會損害其價值。
(2)不動產:是不能移動或者可移動但會因移動損害價值的物。多指附著于土地上的物,如房子。
2.以產生收益的物與所生收益之間的關系為劃分標準:
(1)原物:依自然屬性或法律的規定,能夠產生收益的物。例如母牛能夠產下小牛,小牛為母牛帶來的收益,則母牛為原物。
(2)孳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額外收益。根據民法,孳息分為自然(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依據物的自然性能或者物的變化規律而取得的收益。例如:母雞生的蛋、母牛產下的小牛。法定孳息是指根據法律的規定,由法律關系所產生的收益。例如:存款得到的利息。此處注意:孳息必須與原物分離。
【例1】下列選項中,屬于孳息的是( )
A. 樹上的果實
B. 母牛腹中的小牛
C. 農民在地里所種的莊稼
D. 銀行存款的利息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孳息。
A項:孳息必須與原物分離,而樹上的果實還未與果樹(原物)分離,故不為孳息。A項錯誤,不當選。
B項:孳息必須與原物分離,而母牛腹中的小牛還未與母牛(原物)分離,故不為孳息。B項錯誤,不當選。
C項:孳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額外收益。農民在地里所種的莊稼是其勞動所得,而非土地所產生的額外收益,故不為孳息。C項錯誤,不當選。
D項:法定孳息是指根據法律的規定,由法律關系所產生的收益。銀行存款的利息是由于存貸關系所產生的收益,屬于法定孳息。D項正確,當選。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