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備方法。在我國的中小學教育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演示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討論法、研究法這九種方法。對于不同學科、不同性質的教學內容也許有的只需要一種教學方法便可以進行,而有的則需要幾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使用。試講人員在剛開始試講時,經常單一使用講授法,這種方法相對其他幾種方法較容易掌握,但對于缺乏經驗的試講人員,很難把握如何引導、啟發學生思維,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盡可能地詳細,切勿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應讓其發揮主觀能動性來主動學習知識。
(2)備感情。除了備方法外,備好教師的感情也是講好課的重要條件。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走進教室以前,如果自己是興奮的、愉快的,而且信心百倍的,那一定會講得津津樂道,學生也會聽得全神貫注,講課的效果就好。反之,如果課前自己心情不暢,那么這節課的氣氛一定會受到影響。所以,有經驗的教師,為了使自己上課能感情充沛、氣氛活躍,上課前,總要收收心(閉眼深呼吸,拋棄雜念)、養養神(回憶一下講課的內容),這樣講起課來就能輕松愉快、娓娓動聽。
(3)備語言。講課是一種藝術。教師必須充分重視語言技巧,一位教師的知識極為淵博,如果不能形象、準確地表達出來,那也是一種遺憾。有人說:“老師的語言是蜜,它可以粘住學生的思維。”據調查統計:學生最喜歡語言風趣、有幽默感的老師上課,他可以調節課堂氣氛。
(4)備教態。講課時的姿態、動作是表達語言時的重要輔助形式。教態生動活潑、大方自然,就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如果講課時生硬死板,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無精打采。因此,試講前,應該認真選擇自己的講課姿態,改進教法,選擇語言,備好教態。對于一些疑點,自己不放心的環節,可以利用散步等時間,邊走邊講,當然不一定要有人聽,也不一定講出聲,權當自己練習便可。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