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
傳統課程倡導的教學觀認為課程是教學的方向、目標或計劃,是在教學過程之前和教學情境之外預先規定的,教學的過程就是忠實而有效地傳遞課程,教師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則是課程的接受者。
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認為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教學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教學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這樣,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
二、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傳統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只管學,教學就是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過程、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三、教學重過程甚于重結論
從教學角度來講,教學結論即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教學過程,即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或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比較與判斷,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等認識活動,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得到真正的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所以,教學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
四、教學更為關注人而不只是學科
傳統的學校教育以學科為本,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意味著在教學中,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