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教育為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所制約,為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所決定,為一定社會的文化所影響。但是,教育又常顯示出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和發展軌跡。這是因為,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而人的顯著特點是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等,這些特點決定了人的獨立性,從而也決定了教育的獨立性。這種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教育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教育和其他社會現象一樣,在其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必然從各個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歷史階段的教育成果和經驗。教育的思想、制度、內容和方法等各個方面不僅反映著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而且與教育發展的歷史沿革有著淵源的關系,都帶有自己發展歷程中的烙印。這就是教育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二、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政治、經濟制度所制約、決定,但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政治經濟制度的改變,并非完全同步,具有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與其他社會意識形式的平行性
教育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中的一種意識形式,與社會意識形態中的其他意識形式,如政治思想、哲學觀念、倫理道德、宗教、文學、藝術等,有著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不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而是相互影響的平行性關系。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