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時效性強、成本低、覆蓋面廣的網絡招聘,憑借自身優勢,成為不少用人單位招聘的首選。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就業服務向“線上”轉型,有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高校等也傾向于選擇“云服務”,幫助求職者“云上找工作”,“云招聘”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云招聘”,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在線的云應用來管理企業招聘需求計劃,職位發布與管理,候選人申請,候選人面試,測試,評價和聘用等一些招聘管理活動。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要想讓“云招聘”更好地惠利各方,“云思維”不可或缺。求職者、招聘平臺、監管部門等各方都應持續規范“云招聘”,將之與多種形式的招聘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為就業服務提供更多的創新支持。
[綜合分析]
“云招聘”是就業服務的創新。傳統的招聘會搬到了網上,用人單位與求職者在線對接,網上面試、簽約、報到一條龍,既避免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又提高了招聘效率,有助于解決防疫期間的招聘難題,助力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相較于傳統招聘方式,對企業來說,“云招聘”拓寬了用人單位選人的范圍,企業人事部門還能走進直播間,和求職者即時互動,賦予招聘行為更多的衍生形態;對于求職者而言,應聘也變得更加便利,不用東奔西走,不用排隊等候,各項成本更低。因此,“云招聘”打造了高效、便捷的就業服務,雙方都能節省成本,有助于破解“引才難”“求職難”的兩難困境,讓人才和用人單位及時“見上面”“牽上手”。
從長遠來看,“云招聘”有助于就業服務的迭代升級。“云招聘”和在線辦公、網絡教育、線上服務等一樣,都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各方在“無接觸”模式下對線上服務做出的新探索。在互聯網時代,“云招聘”的出現和擴大應用,有助于人力資源管理、大數據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實現深度融合,促使就業互聯網化的提速。隨著5G、AI等技術的發展,“云招聘”對于企業和求職者而言又有方便、成本低等好處,“云招聘”這一求職模式,將在人力資源市場上熱度不減。
然而,在實踐中,“云招聘”也暴露了自身的短板。一方面,面對旺盛的網絡招聘需求,一些網絡招聘機構服務能力不足,管理不到位,導致招聘信息不完善、不真實等現象時有發生。另一方面,網絡招聘平臺良莠不齊,甚至存在“偽招聘”網站,讓部分勞動者陷入求職陷阱。例如,有的招聘網站在面試前,以交納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保險費、押金、手續費等名義向求職者收取錢款,錢款到手后再以各種理由拒絕介紹工作,甚至直接失聯,讓求職者面臨“錢職兩空”的困境。
[參考對策]
把好準入關。網絡招聘服務機構連接著千千萬萬勞動者,只有通過相關法律法規、制度設計,將“偽招聘”網站拒之門外,才能保證勞動者的求職安全。為此,網絡招聘服務機構應當依法在其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等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這將幫助勞動者便捷辨別招聘網站的真偽。
督促網絡招聘服務機構切實承擔自身責任。當前,部分網絡招聘服務機構僅將自身定位為信息發布平臺,不對信息的真實性負責。然而,據此盈利的有關機構有義務對招聘信息進行核查,以保證招聘信息的真實可靠。這不僅是發展之需,也是監管要求。
規范“云招聘”,還需要有關政府部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以維護網絡招聘服務業的健康發展。“云招聘”的大部分行為都發生在網上,這就要求政府部門熟練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提高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非現場監管能力,以提升網絡招聘服務監管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求職者既要適應“云招聘”形式,又應在踐行誠信的同時保持警惕,謹防被騙;求職者要從正規網絡招聘服務機構獲取招聘信息,盡可能多了解應聘公司及崗位信息。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四大技巧
下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素材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