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撰寫,需要考生從中心思想的確立到結構的設計再到論證的充實度,每一步都曾經是考生心中的一道“坎兒”,而經過了大量文章的練習后,考生已經從陌生到熟悉,從無法下筆到流暢表達。然而真正走入考場的考生會發現自己還是敗在了作文上,究其原因是文章的立意不夠準確,故此文章搶分的真正“殺手锏”是立意的確定,即總分論點的確定。今天,專家針對“立意的確定”再次為考生進行技巧的點撥。
一、立意的要求
準 確
明 確
深 刻
二、方法詳解
(一)題干點睛法
1.適用的范圍:題干中存在有效信息,如標題或者一句話等。
2.操作步驟:提煉關鍵詞,分析關鍵詞之間的關系,最后形成一個觀點。
3.技巧點撥:
【真題點撥】——2014年副省級
“給定資料”結尾寫道:“我們或許應該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要‘慢下來’,因為自在有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自己的感受和社會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1000~1200 字。
關鍵詞:慢下來、自在有為
立意:慢下來才能自在有為/慢方能有為的生活
【真題點撥】——2016年市地級
“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 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見解明確、深刻;(2) 思路明晰,語言流暢;(3) 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4) 總字數800——1000字。
關鍵詞:好政策、公民意愿、公民理性、公民德性
立意:好政策能夠滋養理性與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