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色消費是指消費者選購產品時,考慮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而選擇對環境危害較少,甚至是有利的產品。主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祟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中屬于綠色消費的是( )。
A.某餐館推出以野生動物為主的菜式,因其主要材料來自非人工飼養的純天然的野生動物,甚至包括某些珍稀動物,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
B.小高熱衷于購買本地生產的商品,他認為本地商品即使價格高、樣式陳舊、質地較差,但是由于減少了運輸過程的資源消耗和包裝浪費,也是對環境保護的一種支持
C.小五出于對健康的考慮,喜歡食用無農藥污染的綠色蔬菜,為了保持蔬菜的新鮮,他用塑料保鮮膜將蔬菜分類貯藏
D.小張是一個注重生活品質的人,所以在裝修新居時,不惜花費大價錢,全部使用價格比較昂貴的綠色環保建材
2.審美境界:是指從人生境界中升華出來的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愉悅情懷和情境。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審美境界的是( )。
A.欣賞名畫《蒙娜麗莎》感覺優雅
B.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產生逍遙感
C.聽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使人寧靜
D.閱讀《股票經》對股票產生興趣
3.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口商品的來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從而反映該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經濟貿易聯系程度。
下列屬于對外貿易地理方向的是( )。
A.2003 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功舉行了-場反恐演習
B.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束,中國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六
C.海關統計, 2004年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D.中國與歐美紡織品貿易摩擦經多次談判后最終得到協商解決
4.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從生產地到使用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施加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志、帖標準、組裝等簡單作業的總稱。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流通加工的是( )。
A.某工廠采購布匹、鈕扣等材料,加工成時裝并在市場上銷售
B.某運輸公司在冷藏車皮中保存水果,使之在運到目的地時更新鮮
C.雜貨店將購時的西紅柿按質量分成每斤1元和每斤2元兩個檔次銷售
D.某批發商在運輸玻璃杯的過程中,為杯子加上防震外包裝,以避免某碎裂
5.某省發布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方案指出,全省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迅速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巡查排查工作,特別要逐一排查城鎮鄉村等人口密集區和江河流域、交通干線、重要設施等重點區域的地質災害隱患,不留死角。
下列各項做法中屬于貫徹執行該方案中這一要求的是( )。
A.甲縣氣象局預測,該年度極端天氣較歷年偏多,局部暴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將頻繁發生,容易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
B.乙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干部群眾的作用,建立汛期值班等制度,并把防災避險、監測預警的任務具體落實到城鎮、鄉村、學校、醫院、企業等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員
C.丙縣要求全縣各鄉、村自查自糾,發現該縣某處煤礦采空區地面塌陷,危及尚未拆遷的居民房屋和公共設施以及鐵路運行安全
D.丁縣建有大型水庫,因而該縣水利部門認真做好水庫周邊和河道兩側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防地質災害危及水庫和河道安全及引發次生災害
答案與解析:
1.答案: B。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關鍵詞包括“考慮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造成環境污染”、“>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選項B中小高購買本地商品的原因就在于考慮到本地商品可以減少資源消耗和浪費,符合定義中“考慮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不造成環境污染”。A選項中餐館利用珍惜動物吸引消費者屬于違法行為,顯然不符合“>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C項“>小五出于對健康的考慮”以及D項小王的“>注重生活品質”均不符合“考慮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關鍵詞。關鍵詞強調“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D項“閱讀《股票經》對股票產生興趣”屬于功利境界,并沒有對人生境界進行升華,不符定義。A、B、C項均使人生境界得以升華,獲得了某種愉悅的情懷,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關鍵詞強調通過“進出口商品的去向”來反映國家或地區間的“經濟貿易聯系程度”。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中“反恐演習”不是“進出口商品”,A錯誤。從“經濟總量大”不能得知“商品去向”也不能體現“經濟貿易聯系程度”,B錯誤。C中反映了歐盟和中國之間有進出口商品,且歐盟與中國的經濟貿易聯系緊密,C正確。D中“中美貿易摩擦得到解決”體現了商品去向,但不能直接體現“經濟貿易聯系程度”,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D。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關鍵詞包括“從生產地到使用的過程”,“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志、帖標準、組裝等簡單作業”。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中工廠加工成時裝是在生產地的生產過程,不符合關鍵詞“從生產地到使用的過程”,因此不屬于流通加工;B中冷藏保存水果只是保存,不符合關鍵詞“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志、帖標準、組裝等簡單作業”,因此不屬于流通加工;C中西紅柿分檔銷售也不符合關鍵詞“從生產地到使用的過程”,因此不屬于流通加工;D中批發商為杯子加上防震外包裝做法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流通加工。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C。解析:第一步:抓住題干中的關鍵句。本題關鍵句為迅速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巡查排查工作。第二步:逐一分析并判斷選項的正確。本題重點是巡查排查地質災害隱患。A中是預測不是巡查排查,因此A錯;B中是預防洪澇災害不是地質災害,因此B錯;C中正是巡查排查地質災害隱患,因此C正確;D中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而不是排查隱患,是強干擾項,因此D錯,綜上,故正確答案為C。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公務員行測:模擬題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