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貨幣的產生
1.產生階段
第一階段:偶然的物物交換
第二階段:擴大的物物交換
第三階段: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
第四階段: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身上,貨幣產生
2.概念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二)貨幣的職能
貨幣執行著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1.價值尺度:貨幣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時,并不需要有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2.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必須是現實的貨幣。
3.支付手段: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時所執行的職能。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開始是由商品的賒購、預付引起的,后來才慢慢擴展到其他領域。
4.貯藏手段: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足值的金屬貨幣。
5.世界貨幣:貨幣在國際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三)紙幣與通貨膨脹
1.紙幣的含義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并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2.紙幣的職能
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某些國家的紙幣也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
3.通貨膨脹
(1)含義
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2)后果
適度的通貨膨脹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過度的通貨膨脹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發展。
(四)匯率
1.匯率的含義
匯率,是指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
2.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
(1)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
(2)有利于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建廠;
(3)有利于中國民眾到國外旅游、購物、留學;
(4)有利于人民幣走向世界。
二、例題展示
例1.下列關于貨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貨幣產生于擴大的物物交換
B.貨幣從產生起就具有價值尺度和支付手段兩種基本職能
C.金屬貨幣是國家(或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D.紙幣的發行是應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為限度
【答案】D。解析: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其產生共經歷4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偶然的物物交換;第二階段:擴大的物物交換;第三階段: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第四階段: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身上,貨幣產生。貨幣執行著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并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故選項ABC說法錯誤。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會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因此紙幣的發行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為限度,故本題答案選擇D。
例2.如果美元貶值,下列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
A.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B.世界新興經濟體將增加美元儲備
C.我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競爭力上升
D.我國經銷商將減少進口美國產品
【答案】A。解析:進出口影響問題,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選項A說法正確,美元貶值意味著美元不值錢了。以一噸棉花為例,大宗商品沒有變化,但美元變得不值錢,這批貨需要用更多的錢購買,即價格上漲。選項B說法錯誤,美元貶值要減少美元儲備。選項C 說法錯誤,美元貶值意味著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我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競爭力會下降。選項D說法錯誤,人民幣升值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經銷商要增加進口美國產品。故本題答案選擇A。
三、考察形式
本知識點為記憶性和理解性考點,需要考生注意在記憶的基礎上加以理解,尤其是匯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