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壟斷
1.含義
這里影響市場失靈的壟斷因素主要指賣方壟斷,賣方壟斷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例如,我們國家的三大通信運營商,因為在資本和生產領域達到了高度集中,占有著市場上的絕大數通信運營的份額,對于通信業的價格消費者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為這三大企業對相應產品的提供形成了聯合控制,這就是壟斷的一種表現。
2.為什么導致市場失靈?
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條件是市場形成有效競爭,通過整個市場機制來調節供求,以影響價格。但由于企業壟斷出現了,由一個或幾個企業來控制產量以影響價格,違背了正常的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引起了市場失靈。
(二)外部影響
1. 含義
外部影響指一個經濟活動的主體對他所處的經濟環境的影響,外部影響分為正外部影響--某種經濟活動給予這些與活動無關的的第三方帶來的利益;負外部影響--某種經濟活動給予這些與活動無關的第三方帶來的成本。(在日常運用中,正外部影響也稱外部經濟,負外部影響也稱外部不經濟)
2.為什么導致市場失靈?
正常的市場機制中誰付出成本誰獲得利益,誰受到了損失誰獲得補償,但外部影響是經濟活動給無關的第三方帶來利益或成本,違背了正常的市場機制導致市場失靈。
(三)公共物品
1. 含義
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 的對稱,私人物品是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物品,簡言之,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我用了別人就不能再用,我吃了一口蘋果別人就不可能再吃我吃的這口;競爭性是指我用了一件商品別人就會少用一件,我吃了一個蘋果其他人可以吃的蘋果就少了一個。因此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2.為什么導致市場失靈?
按照正常的市場機制,當某種產品的社會需求大于社會供給時,會導致一定程度上該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價格上漲利潤增加會導致企業的供給增大,但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企業不能從中獲利因此不會提供公共物品,違背了正常的市場機制。
(四)信息不對稱
1. 含義
指交易中的各人擁有的信息不同。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活動中,一些成員擁有其他成員無法擁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對稱。例如,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見于二手車的買賣,賣主對該賣出的車輛比買方了解。后者例子如醫療保險,買方通常擁有更多信息。
2.為什么導致市場失靈?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不能使資源高效、靈活的配置,出現了市場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