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的傳導系統是解剖學中的一個重要考點,絕大多數同學容易對心臟的傳導系統的構成及其作用不太了解,為了方便大家記憶,中公教育的醫考專家就心臟的傳導系統的構成及其作用進行了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進行復習。
心的傳導系統位于心壁內,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構成,主要功能是產生和傳導興奮,控制心的節律性活動。心傳導系包括: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房室交界區,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纖維網。
1.竇房結:是心的正常起搏點。結細胞發出沖動傳至心房肌,使心房肌收縮,同時向下可能經結間束傳至房室結。
2.結間束:竇房結是心的起搏點,通常認為結間束的途徑有3條:(1)前結間束;(2)中結間束;(3)后結間束。各結間束在房室結上方相互交織,并有分支與房間隔左側的左房肌纖維相連,從而將沖動傳至左房。
3.房室交界區:又稱房室結區,是心傳導系在心房與心室相互連接部位的特化心肌結構,房室交界區由3部分組成:房室結、房室結的心房擴展部(結間束的終末部)以及房室束(His束)的近側部。房室結的作用是將竇房結傳來的沖動傳至心室。房室交界區將來自竇房結的興奮延擱后再傳至心室,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照先后順序分別收縮。房室交界區是沖動從心房傳向心室的必由之路,且為最重要的次級起搏點,許多復雜的心律失常在此區發生,這一區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4.房室束:又稱His束,起于房室結前端,穿右纖維三角前行,沿室間隔膜部后下緣至室間隔肌部上緣分為左、右束支。
5.左、右束支:右束支細長,呈圓索狀,沿室間隔部下像,在右側心內膜深面下行,經右室圓錐乳頭肌的后方,向下沿隔緣肉柱至右心室前乳頭肌根部,分散成浦肯野纖維(Purkinje纖維),并吻合成網,分布于右心室乳頭肌和右心室心肌細胞。左束支呈扁帶狀,沿室間隔左側心內膜深面下行,在肌性室間隔上、中1/3交界水平分前、后2支或前中、后3支分別到前、后乳頭肌根部和室間隔,分散交織成油肯野纖維網,最后與心肌纖維相連,支配心肌纖維收縮。
組成心臟傳導系統的細胞主要有起搏細胞、移行細胞和油肯野纖維。浦肯野纖維又稱束細胞,與心肌比較,纖維粗而短,染色淺,閏盤發達,在心內膜下交織成浦肯野纖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