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感覺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種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對一定范圍內的刺激作出反應;只有在這個范圍內的刺激,才能引起人們的感覺。這個刺激范圍及相應的感覺能力,我們稱之為感覺閾限和感受性。
二、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
刺激物只有達到一定強度才能引起人們的感覺。例如,我們平時看不見空氣中的灰塵,當灰塵落在我們的皮膚表面時,我們也不能覺察到它的存在。但是,當細小的灰塵聚集成較大的塵埃顆粒時,我們不但能看見它,而且能感覺到它對皮膚的壓力。這種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絕對感覺閾限;而人的感官覺察這種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絕對感受性。
絕對感受性可以用絕對感覺閾限來衡量。絕對感覺閾限越大,即能夠引起感覺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絕對感覺閾限越小,即能夠引起感覺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則感受性越大。因此,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在數值上成反比關系。
在歷史上,人們曾經把絕對感覺閾限理解為一個固定的刺激量。超過這個數量,就能引起人的感覺;低于這個數量,人就不能覺察到它的存在,也不會對它有任何反應。后來人們發現,這個閾限值并不是絕對不變的。在不同的條件下,同一感覺的絕對閾限可能不同。人的活動的性質,刺激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個體的注意、態度和年齡等,都會影響閾限的大小。因此,有人認為,把絕對閾限看成某個固定的刺激量是不妥當的。
三、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限
兩個同類的刺激物,它們的強度只有達到一定的差異,才能引起差別感覺,即人們能夠覺察出它們的差別,或把它們區別開來。例如,幾百人參加的大合唱,如果增減一個人,人們聽不出聲音的差別,如果增加或減少10個人,差別就明顯了。同樣,兩根長竹桿相差半寸,我們難以覺察它們的差別;而兩支鉛筆相差半寸,差別就非常清楚了。這種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叫差別閾限或最小可覺差。對這一最小差異量的感覺能力,叫差別感受性。
差別感受性與差別國限在數值上也成反比關系。差別感覺閾限越少,即剛剛能夠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越小,差別感受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