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答題思路
1.分析政策出臺的目的、意義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問題(政策本身、落實中、衍生)
3.提出具體措施和建議
二、講解應用
【例題】上海市出臺了一個規定“鼓勵具備急救技能的市民對急危的重患者實施緊急現場救護,這種行為受法律保護,對患者造成損傷不承擔法律責任”。對于這個政策你怎么看?
【思路】
1.分析政策出臺的目的、意義。
其實我們就可以分析,這個政策出臺保護了那些好心實施救助的人,這肯定是值得鼓勵的,會讓更多人去做好人好事傳承了中華傳統美德。
那么接下來繼續分析為什么要出臺這個政策呢?其實也是出臺的必要性,換句話來說就是當今社會還發生這樣的事了嗎?回答是肯定的,近年來有人在公共場所發急病卻無人敢救的現象屢屢發生,很多好心人怕被訛詐束縛了我們大家的手,使得大家面對需要幫助的人,面對跌倒的老人時在救不救、扶不扶的糾結中選擇了敬而遠之。以至于很多起發生在公共場所暈倒、突發疾病因無人施救最后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最終離世的悲劇。
我們繼續想一想,出臺這個政策有什么效果。其實這個政策出臺打消了很多有愛心的當代雷鋒的后顧之憂,是對人們的善舉的保護。會讓更多人做好人好事,做好人好事的多了,其實就是弘揚了中華的傳統美德。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問題(政策本身、落實中、衍生)
那么這個政策好操作嗎?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可能存在的問題。那么這道題我們看一下題干中說道具備急救技能的市民,做好人好事受保護。可是問題來了,怎么定性有急救技能,還有就是很多市民想去就可是發現自己不會急救技能。第一:有好心的人可是怕自己不算是會急救的人,怕不被法律保護。第二:就是急救過程我們想的是把人就過來就好了,可是光有人也不行啊。因為,最起碼給個擔架,或者是紗布包扎一下。所以沒有配套的設施和工具也不行。第三:在落實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患者家屬不理解有抵觸心里。畢竟對患者造成損傷,可能加劇與施救者的矛盾。
3.提出具體措施和建議
那么好的地方我們就需要多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對于不好操作的地方就應該改善完善變得好操作了。所以媒體加大宣傳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法規,讓好人受到保護。還有就是當今社會真正懂得醫療知識,具備專業急救技能的市民并不多。如何讓急救免責這個政策落地其實就是如何讓更多人有急救能力。政府應該牽頭讓想學的市民學習急救技能,開設培訓班。同時在公共場所,比如地鐵站,火車站,廣場,商場投放急救設備。這樣會讓更多人得救。
這些只是答題思路,大家在作答時候進行自己的梳理把這些要點一一描述就好了。
相信通過對上述例題的分析與解答,大家能夠很好的理解并掌握綜合分析-政策理解的答題思路。以上例題可以仔細進行研究,以后遇到政策理解類題目時就知道該怎么下手。最后祝大家金榜題名!
更多公務員考試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81082891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上一篇:公務員面試備考學習一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