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1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歸去來兮辭》。下面我將從教學背景、活動評價、課程設計及教學亮點這四個方面來展開我第一課時的說課。
一、說教學背景
1.教材分析
合理、科學、全面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歸去》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二單元第四課。本文是陶淵明在辭官之后所寫的一篇辭賦。全文分序和辭兩部分,序交代了本文的寫作時間和背景,辭抒發了作者辭官后回到田園的愉快心情以及樂天安命的思想。本文語言優美,情感自然。通過學習本文,學生能了解辭這種文體的特點,體會作者的隱士情懷。
2.學情分析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以滿足學習者的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活動之前進行學情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高三的學生正處于由抽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的階段,他們的求知欲旺盛,樂于探索發現,能夠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他們對于文言字詞的積累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但準確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情感方面還有待加強,對文言文的閱讀鑒賞能力還有待提高。
3.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論的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重點文言詞句及語法知識,把握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體會辭的文體特點,理清文章結構及作者的感情脈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官場的厭惡之情以及重返自然的舒暢心情,激發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4.教學重難點
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重點文言詞句及語法知識,理清文章結構及作者的感情脈絡;
難點:體會辭的文體特點及風格韻味。
以上是我對教學背景所做的分析。
二、說活動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的現場效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予以及時的評價。評價將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我將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采用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方式,
例如,在理清作者情感脈絡時,我會提問:作者到家時的欣喜體現在哪些語句中?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此我會請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回答,不論他們的答案正確與否,首先我都會予以表揚和鼓勵。對于一些稍難的問題,我會請平時積極發言的學生回答,并根據他們的反饋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方案。這樣的教學評價我認為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更有利于學生的學。
三、說課程設計
1.教法學法
接下來是我的課程設計部分,首先是教學與學法的選擇。
根據“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為達到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朗讀體會法。通過范讀、齊讀、個體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訓練誦讀古代散文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和感悟文章的語言特點及作者情感,提高閱讀鑒賞能力。此外,我還將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及小組討論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采用的學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鼓勵學習進行合作交流討論。通過師生合作,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我本次說課的核心內容,說教學過程。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會以多媒體的形式出示陶淵明的圖片及詩歌《飲酒》,請學生結合詩歌內容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陶淵明。師生共同回憶陶淵明做官及歸隱田園的這段人生經歷,進而指出本文也是陶淵明在此階段所作。
這樣的導入可以為本文的寫作背景做簡要鋪墊,幫助學生快速入境,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解決重要字詞
在課前我會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借助工具書及文章注釋解決生僻字讀音和難解詞語釋義,整理特殊文言詞句,把握文章大意。
在初讀環節,首先我會請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讀完后我會播放課文配樂朗讀,學生通過對比,能找出自己朗讀時的不足。
接著我會與學生合作共同歸納文中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為學習文章內容掃除障礙。
這一環節能培養學生的自學及歸納能力,同時也為我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第三環節:再讀課文,分析文本
在這一環節,首先我會請3位學生分別朗讀課文1-3段,并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歸去來兮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描寫了歸家后的幾個生活場景?
3.隱居鄉村的生活樂趣體現在哪幾方面?
學生思考后回答,并朗讀具體句子。通過解決以上問題,學生能理清文章內容結構,
并初步體會作者的感情態度。
這一環節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及信息搜集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第四環節:細讀課文,把握情感
首先,我會請全班學生帶著感情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我會提問:聯系全文,理清作者的感情脈絡,并體會作者的人生態度及志向。
在這一環節,我會采用小組討論法,將全班學生分成4人小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討論,我也會參與他們的討論并給予意見。討論完畢,請小組派代表發言,其他組的學生予以補充說明,我也會進行點評。通過師生合作能夠得出:文中作者的感情脈絡是自責自悔——欣喜安閑——樂天安命。通過本文能感受到陶淵明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熱愛,以及樂天安命的人生態度。
通過這一環節,學生能體會文中作者流露的情感,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
我會請學生自由發言,通過本文語言自主歸納辭這一文體的特點,師生合作共同小結:辭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一般四句一節,每一節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讀后稍作停頓;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最后我會請學生發表本節課的收獲和體會,讓學生自己梳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第六環節:布置作業
在本節課的最后,我會布置如下作業:結合已學過的陶淵明詩文作品,寫一寫自己眼中的陶淵明是個怎樣的人。
我為本節課設計的板書清楚明了,方便學生記憶。同時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說教學亮點
最后是我的教學亮點,我本節課的亮點主要有:首先采用朗讀體會法,通過范讀、齊讀、個體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文章內容及作者情感,提高閱讀和鑒賞能力。
其次,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分析文章情感。同時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教師招聘面試:《雨巷》說課稿
下一篇:教師招聘面試:《定風波》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