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思想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初中險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準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的同時,設置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作為必修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的能力。
四、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專業技術課程。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