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全面封禁還是合理引導,圍繞小小的手機引出困擾學校、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大課題。誠然我國部分地區(qū)和國際上也有各種方面的嘗試,但并未達成共識。應該看到,數(shù)字化、智能化是時代的大勢所趨。但心智尚未成熟、自制能力仍相對較差的中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利弊參半,作為管理者,要因勢利導。
【開頭直接承接問題,指出在沒有共識的前提下,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的前提下,因勢利導。】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的原住民,學生借由智能手機可便捷地獲取各類資訊,開拓視野,與社會先進技術接軌;也能更高效地配合教師及時便利地完成教、學、評、測等環(huán)節(jié),優(yōu)勢比較明顯。但是缺點也清晰可見。部分學生沉迷于手機不能自拔,成了校園里的“低頭族”,分散了注意力、干擾了教學秩序、影響了視力和身心健康。更為嚴重的,還有部分學生因沉迷網(wǎng)絡世界導致心理疾患,或受不健康內容的誘導誤入歧途。
【分析部分,一分為二分別從正反兩方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反兩方內容之間,要用恰當?shù)倪B接詞、過渡句,以讓文章更加連貫。】
正是出于趨利避害,所以國家教育部和地方都相繼出臺了一些規(guī)范,為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做出努力。但是如何更好地興利除弊,還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考驗著學校和家庭的理念與智慧的考題。
【承上啟下過渡段,指出應該趨利避害,學校和家庭應該多努力。】
作為學校來講,不僅通過制定各種措施讓學生自我規(guī)范,比如,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制定手機使用規(guī)范等,培養(yǎng)學生的契約精神、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與自我管理的內生動力。也要主動引導學生積極正確的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并給予學生更多的個性化關注,將學生的注意力從網(wǎng)絡上不健康的內容中“搶”回來。家長方面應改身體力行,既要做合理、適度使用智能手機的垂范者,也要在家庭教育中多陪伴、不缺位,做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與性格養(yǎng)成的良師益友。只有家庭學校聯(lián)合起來,剛性約束和柔性管理相結合,才能讓學生由被動到自覺,合理的利用手機而非被手機利用。
【對策段落,從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本段采用的是分總結構。】
教育之難,難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以教育的維度來思考校園中的智能手機問題,需要在局部禁止的基礎上,多些關懷的溫度和智慧的力量,讓未來一代在擁抱未來智能化數(shù)字世界的同時,也能擁有明亮的雙眼和美好的心靈。
【結尾總結提升,上升到教育的高度談學生手機使用問題,并落腳在辨別能力和美好心靈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