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詩作
七律 長征
(毛澤東1935年10月作)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憶秦娥 婁山關
(毛澤東 1935年2月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1935年10月作)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刷題鞏固
1、關于長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長征的直接原因是第四次反圍剿失敗
B.長征結束的標志是紅軍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
C.長征時期紅軍的三大主力是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
D. “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均發生于長征期間
【解析】A。A項錯誤:在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這是長征的直接原因。
B項正確: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C項正確:長征時期,紅軍三大主力分別為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
D項正確:“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均發生于1935年5月,都是紅軍長征期間的著名戰役。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行測技巧:淺談濃度問題的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