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考生應該都是從7、8月份就開始備考了,經過了3個多月的學習,對各科的知識點都已經非常熟悉,此時欠缺的就是解題技巧的靈活應用和對做題節奏的把握,大家可以按照以下計劃進行有效提升。
第一周:這段時間著重進行知識點回顧,進一步鞏固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例如資料分析中的概念公式和各種估算方法、邏輯判斷中的推理規則和論證模型、邏輯填空中的語境分析和詞語辨析、數量關系中的解題思想和高頻題型等,通過再一次復習進行查漏補缺,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更靈活的應用。
第二周:本周重點進行錯題回顧分析,到了這個階段大家已經都做了很多題目了,包括各個學科的專項練習題、歷年的真題以及模擬題等。這個時候再去大量的做新題已經意義不大了,我們只需要把以前做過的所有練習題重新再梳理一遍,第一次就做正確的題目可以直接跳過,曾經做錯的或者是不會做的題目重新再做一遍,總結之前錯誤的原因,避免再次犯錯。
第三周:全真模擬,調整考試狀態。每天堅持做一套模擬試卷,必須與國考題型難度相近,模擬的時間和時段也要和國考完全吻合。控制好做題時間,確定做題順序。各個部分的先后順序因人而異,肯定是先做自己最擅長的科目,每一部分控制好時間,不能超時,一般建議大家把做題的重點放在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這兩個部分,正確率會相對高一些,能夠更加有效的得分。當然,模擬卷做完之后還有一項任務,那就是錯題分析,找到每道題做錯的原因,避免再次犯錯。
新公教育專家在這里要強調一點,行測的總題量是130題或135題,而考試時間只有120分鐘,平均每道題不到1分鐘的做題時間,對于大部分考生來說,認真地做完每一道題是不現實的,那就要有所取舍,不會的題目直接跳過,不浪費時間,會做的題目認真做,確保正確,真正想在考試中得高分未必要比別人做的題目多,但是做過的題目必須都正確,準確率才是得分的關鍵。所以考試得高分不光要靠解題技巧,解題策略也很重要。
第四周:前半周繼續進行全真模擬,還是每天一套模擬卷,和上一周任務相同,通過全真模擬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節奏和考試的最佳狀態。等到考前最后兩天就不需要再做題了,可以準備一下考試需要用的工具,提前考察一下考場位置以及行車路線,在家好好休息,保證睡眠,可以聽聽輕音樂,緩解一下長期以來備考給身心帶來的緊張和疲憊,調整好身體狀態,確保當天精力充沛,能夠從容的進入考場,以最好的狀態參加考試。
以上就是考前1個月的行測備考計劃,新公教育專家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也希望各位考生在最后的一個月中調整好心態,穩扎穩打,戒驕戒躁,努力再上一個臺階。最后,祝各位考生能夠在考試中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穩住,你們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