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經拉開帷幕,我們已經跨入新的一年。不少區縣也發布了一季度考試公告,正在備考教師招聘的各位考生們。10月我們將迎來教育事業單位新的考試大綱了,抓緊最后的幾個月,用心備考,努力學習!
教育學中,形式教育和實質教育是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也是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這一知識點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呈現,常見考法為識記類單選或舉例判斷來考查考生對于形式教育和實質教育的理解。
一、形式教育
時間:17世紀
代表人物: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
理論基礎: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這種理論認為人的心理的各種能力,如感覺、思維、記憶等等是彼此分別獨立的實體,這些官能可以分別進行訓練,提高能力以后,可以遷移到任何別的對象上去。
背景:形式教育歷史很長,可以追溯到古羅馬的昆體良,提出了形式教育的主要思想,他們認為教學主要的不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在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在他之后不斷有人堅持這種主張,并且發揚光大,形成理論,慢慢形成學派。主張課程設置應該偏重于古代語言、數學、邏輯,忽視一般學科,尤其輕視自然科學。帶有很強的新人文主義色彩,目標是以培養包含古代歷史研究和美育的更豐富的人性。
主要觀點:形式教育論者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
形式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所謂悟性或理性能力、思維能力。他們認為語言是最好的形式,尤其古代語言的學習獲得文法上的修煉,能很好地訓練思維。這是他們重視語言尤其是古代語言、數學、辯證法等學科的理由所在。
二、實質教育
時間: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出現的
代表人: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和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是其主要代表。
理論基礎:實質教育以聯想主義心理學為基礎。所謂聯想心理學,或經驗心理學、觀念心理學。這種理論認為一切心理現象都是一系列經驗、觀念的聯系或聯結。在教學中就表現為各種知識的積累,聯系和系統化,實際上就是認為無所謂能力的培養。
背景:實質教育要晚得多,在夸美紐斯之后,基本上是大工業革命之后慢慢形成的。和形式教育形成對立,反對提高學生能力,主張教學就要教知識,而且應該教給學生實用的科學知識。歸結起來說:形式教育注重能力培養,實質教育注重知識傳授。
實質教育的觀點在當時新出現的實科中學或城市中學中體現。課程設置重視自然科學,現代語言,輕視古代歷史和古代語言,非常重視適應大機器生產的需要,強調社會經驗方面的因素,培養目標是實用人才,技術人才。
主要觀點:實質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知識,比如物理、歷史、地理、天文、化學、法律等知識,至于學生的智力則無須進行特別的培養和訓練。
實質教育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應汪教給學生對生產、生活實際有用的知識,至于能力的培養則是無關輕重的事情。這是他們重視機械技術、自然科學知識的道理所在。
三、對比記憶
形式教育和實質教育兩派的主張都是片面的,都把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人為地割裂開來了,形式教育者雖然強調了對學生智力加以訓練的必要,但是他們看不到智力發展依靠于知識的掌握,離開基本學科知識的掌握去進行思維形式的訓練,其效果是不好的。實質教育論者雖然強調了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必要,但是他們看不到認識能力發展和知識掌握的區別,以為掌握了知識也就自然地發展了智力,實質上忽視了智力的發展。所以在今天的教學中,我們應該防止和糾正在這個問題上的偏向。
1.形式教育和實質教育之爭的本質是( )的爭論。
A.能力與知識 B.過程與方法 C.分科與綜合 D.德育與智育
1.【答案】A。解析:形式教育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發展學生智力,輕視知識的實用價值。實質教育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教給學生實用的知識,而學生的智力則無需特別訓練。所以其根本之爭在于重點發展能力還是傳授知。故選A。
2.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科對學生進行智力上的訓練,促進其各種心理官能的發展,關于這種教學任務觀點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洛克-形式教育 B.裴斯泰洛齊-實質教育
C.赫爾巴特-形式教育 D.斯賓塞-實質教育
2.【答案】A。解析:形式教育論者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齊。實質教育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和斯賓塞。故此題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