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663261430 | 備考課程:三年職通協議班
———————————————————————————————————
【熱點梗概】
2019年12月4日,孫文斌及親屬將其母孫魏氏送至民航總醫院治療。由于其母親已是95歲老年高齡,腦梗塞后遺癥,長期臥床鼻飼營養,生活質量不高。12月4號楊文醫生為其首診,病人來時嘔吐、納差、意識不清,家屬簽字拒絕一切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后病情無改善好轉,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在醫生的努力下終于說服家屬同意檢查,證實病情本就不樂觀,老太太全身重癥感染(胃腸道、泌尿系、肺部)并伴有心衰、心肌損傷,加上基礎病多、高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效果不好預后差,但醫生與家屬交代病情,完全沒辦法溝通。家屬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會因為一點點的病情變化和懷疑醫生的用藥,不停的吵鬧、辱罵、威脅,院方建議病人轉院,建議家屬走醫療鑒定,都未得到同意。家屬在搶救室天天與醫生吵鬧,小兒子尤其極端和情緒化,總說老太太死了,醫生誰都別想活。半個多月后,因孫文斌不滿醫生楊文對其母的治療,懷恨在心、意圖報復。12月24日6時許,孫文斌在急診搶救室內,持事先準備的尖刀反復切割、扎刺值班醫生楊文頸部,致楊文死亡。孫文斌作案后報警投案,被公安機關抓獲。
法院認為,被告人孫文斌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處罰。孫文斌作案后報警,到案后能夠如實供述其所犯罪行,應依法認定為自首。鑒于孫文斌犯罪性質極其惡劣,殺人手段特別殘忍,情節、后果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雖有自首情節,但不足以從輕處罰。法院依法當庭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庭審中,法庭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了充分的舉證、質證,聽取了控辯雙方的意見,被告人孫文斌當庭表示認罪。
【題目】
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醫生楊文在急診搶救室內,被病人家屬持事先準備的尖刀反復切割、扎刺頸部,致楊文死亡。楊文醫生的遇害再次給整個醫療行業敲響了警鐘,近年來醫患關系緊張,殺醫傷醫事件頻頻發生,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要點】
1.表明態度,對事件提出看法
醫生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他們無時無刻不堅守在崗位上,與死神搏斗,將一個又一個生命從死亡地邊緣拉回現實,從病痛中將病人解救出來。我們本該贊譽這一偉大的群體,但現實卻不停的傷害著他們。殺醫、傷醫事件不僅僅是醫患沖突的升級,更是道德的淪陷,是社會正義的泯滅,如果醫生連自己都不能保護,談何救死扶傷,當有一天白衣天使都選擇逃離救死扶傷的前線,我們每個人都將成為受害者。醫者仁心點亮更多人心,我們必須用真心守護這份仁心,不能讓醫生寒心。
2.結合實際,談影響、原因等
(1)闡述影響:醫務工作者是與死神病魔斗爭的戰士,他們在生死的前線拯救每一個平凡的生命,佛語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醫者的仁心善心,讓社會充滿溫暖,而如果被救之人不知感恩,反而刀槍相見去傷害他們,這不僅讓醫者不再敢沖鋒到救死扶傷的前線,也會讓社會漸漸失去溫度。
一方面,此類傷醫事件的頻頻發生,會讓醫生逐漸失去對醫務工作的信心,失去治病救人的動力,我們很難想象有多少醫生會選擇離開這一行業,又有多少醫學的學子會選擇避開醫療行業。長此以往,醫療行業的寒冬將是對我們最大的懲罰,人有生老病死,當我們生病時沒有醫生為我們治療時,溫暖將從何而來?
另一方面,上升到整個社會,如果越來越多的醫生選擇離開,醫療隊伍力量將越來越弱,醫療行業將面臨人才緊缺,醫療衛生服務將陷入難以保障的困境。醫療是民生的關鍵環節,醫療出了問題,民生的保障又從何說起?
(2)探究原因:楊文醫生的事件還未平息,北京朝陽醫院又暴一起菜刀砍傷三名醫生事件,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值得我們深思,要想真正讓醫者不再受傷,就必須挖出這萬惡的根源。
首先,患者及家屬觀念偏差。我們總以為醫生都是神,包治百病,所以對醫生和醫院抱有極其高的期望,一旦治療效果與預期目標有偏差,患者就會心存不滿,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患者對醫生產生不滿情緒,長期積攢,必然引發惡劣影響;
其次,對醫生的保護缺乏。醫院屬公共場所,人多且身份復雜,但醫院卻缺乏完備的安保措施以及應急的安防體系,一旦有心懷不軌之人,在醫院行兇殺人肆意妄為,手拿手術刀的醫生如何面對手提屠刀的“匪徒”?安保的不足,讓醫生缺少最基本的護身符;
最后,違法成本低助長氣焰。此類事件并不是第一次,以往的案件爆發后,都被以醫患矛盾定義,并未進行嚴肅處理,而且我國目前缺少對醫務工作者專門的保護法律,這使得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鉆,并且付出的代價遠不足以抵消其惡劣行為的影響,監管的缺失,處罰力度的不足,使得醫生缺乏最后的保護屏障。
3.結合實際,提出解決對策
醫生是救人的天使,天使只有溫暖的翅膀,沒有鋼鐵的盔甲,我們都曾被也將被天使幫助,所以全社會都需要共同努力,來守護天使的安危。
(1)患者,避免傷醫,需從源頭入手。包容之心是一種胸懷,感恩之情是應該回報的溫暖。我們在接受醫生的治療時,也應理解醫生的工作,充分尊重、支持,不以個人價值判斷衡量治療的效果,不強加個人意愿給醫務工作者。在共同的努力下,全社會都應形成這樣的認識,營造良好的醫患氛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斬斷傷醫源頭。
(2)醫院,強化安保,護醫生左右。在人多復雜的公共場所,必要的安保措施是關鍵,醫院可適當對進出醫院的人員進行安檢,從大門處奪走“兇器”,同時應強化安保人員的配備,設置必要安保設施,在醫院內為醫生配備高強度“防護甲”,最后還應完善監控體系和監測系統,為24小時工作的醫生增加24小時的“保護眼”。
(3)政府,完善制度,斷兇手念頭。楊文醫生遇害后,多部門接連發聲回應,國家也通過立法,禁止任何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為,重則入刑。我們希望類似的法律法規能夠更加完善完備,真正為醫生提供最有力的保護,為白衣天使構筑最堅實的法律后盾。
正如央視新聞銳評,面對傷醫行為,不旁觀,不沉默、不縱容應該達成全民共識。醫者仁心可以點亮更多人心,也希望我們用更多真心守護這份仁心。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