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學會欣賞感受水墨畫的獨特表現方法,了解中國畫的用筆、用墨等技法,能夠有思想的繪制一幅水墨猴子的作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不同墨色和筆墨干濕的綜合運用,體驗筆墨意趣,激發對水墨畫的興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用水墨藝術語言表現動物特征的同時,增強對動物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升華對美的認識等。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生欣賞水墨畫動物以進一步感受水墨畫的筆墨韻味以及學會中國畫的技法。
【教學難點】
大膽地用簡潔、概括的筆觸,變化的墨色,創作一幅有趣味的水墨畫動物作品。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筆、墨、紙、硯等中國寫意畫所需工具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角色轉換,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西游記》片段,設問:師徒四人,你最飾演哪個角色?為什么?
學生熱烈討論發言,以“齊天大圣”最多。教師順勢提問:
你還能為孫悟空想出更多的招式么?一起用毛筆畫出來吧!
自然地揭示課題:水墨動物。
活動二:賞析作品,發散思維
1.教師指導學生回憶握筆姿勢,視聽一段音樂,提出問題:
同學們,感受音樂的快慢,輕重節奏,說出自己想怎樣表現(用動作表示一下)?
學生將毛筆在清水中蘸濕,用筆尖蘸墨,聽音樂在宣紙上隨意畫些點、線、面。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小結:中鋒畫的線較細,適合勾畫細節部分;側鋒畫的線較粗,適合表現大面積的部位;墨有濃、淡、干、濕的變化。
2.教師展示齊白石《蝦》《蟹》、徐悲鴻《馬》和黃胄《驢》等國畫作品,提出疑問:
大師們是怎樣用筆墨表現中國畫的?
學生思考,教師小結:我們在畫的時候要把動物的特征表現出來,我們可以用夸張的手法,這樣表現的動物更生動。
3.教師展示國畫《天倫之樂》, 引導學生同桌討論,設問:
畫中的猴與電視中、生活中的猴是一模一樣的么?有何區別?(引導學生從形態、表情、墨色、線條等方面分析)。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小結:對現實生活中的猴子形態和表情進行了夸張變形,墨色濃淡相宜,中鋒側鋒結合,干濕并用。
4.教師將《天倫之樂》放大,提問:畫中你覺得最出彩的是對猴子哪一部位的描繪?談談理由。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抓住眼睛的描繪,一個動物機靈不機靈,從他的眼睛就看出來了,這就叫“畫龍點睛”。
活動三:示范講解,拓展提高
教師示范水墨猴子的畫法:
①用鉛筆在宣紙上畫出草圖。
②先畫出頭頂、頰、耳,再寫出左上臂。然后以側鋒畫出右臂與手背部,再用淡墨大筆觸呈弓形運筆抹出背部。
③畫出尾巴,墨線勾出猴的臉部表情及耳部,以焦墨點出手指甲與足趾甲。
④以淡花青色勒臉,以淡赭石染出猴身、猴臉、耳。
活動四:布置任務,鞏固新知
1. 教師布置任務:畫一種你喜歡的動物,運用夸張、變形的方法表現主要特征。
作畫要求:
①巧妙運用中鋒側鋒,墨色有濃淡變化。
②適當添畫背景,構圖完整。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發現共性問題,講解。
3.學生積極分享自己作品的創作思想,同學之間交流評議,從形態、線條、墨色等方面補充、評價。
4.教師從用筆、用墨、作品氛圍等方面總結評議,師生共同評選出“最佳創意獎”、“最美用墨獎”等獎項。
活動五:感悟體驗,課后延伸
1.教師播放一段水墨畫宣傳視頻,引導學生更深刻理解水墨畫的獨有魅力。
2.布置作業:請選擇其他你喜歡的動物,用學到的水墨技法來創作,我們將選擇優秀的作品在學校的櫥窗里展覽。
3.收拾整理:全體同學整理好自己桌上的水墨工具,材料,保持桌面,地面整潔。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上一篇:美術教案撰寫之重難點提取
下一篇:初中美術《中國山水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