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也給生活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帶來契機。疫情沖擊之下,餐飲、住宿、旅游等服務業大面積停業,取而代之的是線上零售、線上教育、線上娛樂、視頻會議、遠程辦公等,驅動生活服務業數字化提速,催生了以無接觸服務等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數字化生活服務不僅保障了疫情期間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而且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成為促進“六穩”和支撐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生活服務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生活服務消費占服務總消費額的比重已超過30%。與此同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服務業線下場景線上化和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今年前4個月,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5%的情況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卻增長8.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4.1%。后疫情時代,線下服務將逐步恢復發展,線上服務等新業態將延續強勁增長勢頭,有望成為我國服務業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二、熱點透析
(一)意義
生活服務業數字化大幅提升服務效率。傳統生活服務業主要依靠勞動力投入和人力資本積累,技術進步緩慢,效率不高。生活服務業數字化,讓數據成為核心生產要素加入到服務活動中,帶動服務業邊際效率改善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加快了現代服務業發展進程。
生活服務業數字化推動服務方式變革。與傳統服務方式相比,生活服務業數字化將線下服務線上化,大大拓展了網絡用戶數量,使服務集聚的海量數據呈幾何級增長。集聚的數據資源越多,外部效應就越大。這種外部效應會吸引更多用戶參與,進而形成傳統服務方式難以形成的規模效應。
生活服務業數字化拓展生產可能性邊界。我國總體上已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服務業比重提高,但同時帶來的問題是由于服務業資本有機構成較低,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放緩,經濟增長呈現結構性減速。生活服務業數字化帶來的服務業革命性變化,可以有效拓展生產可能性邊界,突破產業結構服務化帶來的結構性減速,為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
(二)對策
第一,加強全產業鏈視角的頂層設計。建立數據規范和標準,推動企業物料采購、物流、加工、零售、配送和服務等業務流程全鏈條數字化,打通上下游企業數據通道,形成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產業鏈生態。為此,有關部門應加強規劃和引導,制定生活服務業數字化的專項行動方案,提升政策的精準度,力求落地見效。
第二,探索不同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生活服務業點多面廣,不同細分行業的互聯網滲透率差異較大,其中電影、票務領域互聯網滲透率很高,大多數行業滲透率較低。應鼓勵不同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拓展領域和范圍,持續推動生活服務業數字化進程。
第三,加快生活服務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企業上云、數字化轉型設備、服務購買給予支持,提高數字化轉型資金保障,精準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難題。如針對我國大多數餐飲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等問題,可通過財政專項補貼等方式,推廣SaaS(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等系統在中小餐飲企業的普及使用,讓更多企業加入到數字化轉型進程中。
第四,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將生活服務業數據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之中,在發展即時配送網絡、培育智慧生活服務企業等領域給予更多資源投入,以帶動生活服務行業的全面數字化。鼓勵電商平臺龍頭企業通過PPP合作模式,參與到新基建中,促進新基建與終端需求的有效對接。
第五,推動政府、企業形成合力。發揮生活服務平臺數據、科技等優勢,助力政府提振消費,構建“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生活服務從業人員的數字化技能,提升生活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發揮政府、第三方機構、產業聯盟、協會、龍頭企業等的作用,組織開展行業相關標準制定,制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路線圖。
三、相關積累
1、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制造商不賣產品賣服務
2、通用電氣:資本服務為電氣制造提供成長動力
3、IBM:從硬件制造商向IT服務商的成功轉型
4、長安民生物流:整合供應鏈
5、陜鼓:轉型現代制造服務業
6、卡特彼勒:以產品+服務為思路,建立服務分銷網絡
7、里多卡:通過提供系統咨詢服務實現服務化
8、中鋼集團:集成整個煉鋼流程的制造服務型企業
9、米其林:拓展汽車后市場服務
10、蘋果:讓精英制造體驗賣產品,更賣體驗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