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一詞在定義中是指空間上與時間上相對的一種物質客觀存在形式,但是我們對空間的理解也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中我們可以理解為宇宙,狹義中我們可以理解為自己的視覺,自己主要的空間。而錯位空間是把原有的空間打破,或者把原有的空間重構,通常是利用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透視的合理性,造成一些形體和空間的變化,使之相結合,繪制成一些看似合理又充滿矛盾的畫面。
二、表現方式
1.空間方式
空間感是繪畫中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將現實中存在的空間經過拆分組合成一種與現實不相符合的空間氛圍,利用不同的時空使人產生空間錯位的感覺,使畫面有著多重意義。利用人們對三維空間和現實存在的知覺來進行藝術創作,打破常規固有的規模,是藝術家在繪畫創作中常用的方式,它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這種"錯位空間"的創作方法在繪畫中往往運用較多,尤其是超現實主義繪畫和中國山水畫特有的透視構圖方法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平面繪畫往往規定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場景,而"錯位空間"的創作方法讓知覺更容易進入一個預定的虛幻場景,不再被平面的畫布本身所局限,讓繪畫變得更為多元更充滿樂趣。藝術家可以更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2.重組方式
經過拆分、重組我們能重新賦予畫面一定新的含義,使我們能有更多種方式手段與含義去表現完成畫面。賦予其全新的意義。有時候我們通常會在一個特定場景中去揣摩和構建它,往往這個場景我們是做一個系列或者一套方案。拆分、重構能使我們打破原有的形態格局,使畫面煥然一新。拆解完,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重新構成,不是單一也不是單調的,從中去融入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元素,強調自己的個性,也使自己的個性與當時的社會和自己的感情融為一體,使作者反映出自己對社會的理解。
現在,重構能給我們的畫面和生活帶來許多新的意境。重構可以給我們的畫面帶來唾手可得的改變,物體的變化不再是單一固有的,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用物體原有的比例去評判。我們可以給它按照不同的方式,比如大小、位置、方向、質感等等去重新構成我們應用的狀態,不同的方式會產生不同的面貌,隨著重構表現方式日益增多,我們畫面的創新和表達會更有趣。
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元化,方式種類也越來越多,繪畫藝術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不論是傳統的寫實手法還是強調觀念性的個人意識以及自己情感的抽象繪畫表達,都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其中的意義所在。重構已經逐漸變成繪畫的一個重要方式,為我們不斷提供著新的創作方法。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