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特點就是成因的多樣性。比如,各種烈性傳染病。許多公共衛生事件與自然災害也有關,比如說地震、水災、火災等,像2008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最重要的就是地震以后會不會引起新的、大的疫情,要做到大災之后無大疫是很艱難的,所以黨中央也高度重視地震是否引起新的疫情,各級政府部門非常關注,從而避免了大災之后必然有大疫的情況。
第二個特點是分布的差異性。在時間分布差異上,不同的季節,傳染病的發病率也會不同,比如SARS往往發生在冬、春季節,腸道傳染病則多發生在夏季。分布差異性還表現在空間分布差異上,傳染病的區域分布不一樣,像我們國家南方和北方的傳染病就不一樣,此外還有人群的分布差異等。
第三個特點就是傳播的廣泛性。尤其是當前我們正處在全球化的時代,某一種疾病可以通過現代交通工具跨國的流動,而一旦造成傳播,就會成為全球性的傳播
第四個特點是危害的復雜性。也就是說,重大的衛生事件不但是對人的健康有影響,而且對環境、經濟乃至政治都有很大的影響。比如2003年的SARS流行,盡管患病的人數不是最多,但對我們國家造成的經濟的損失確實很大。
第五個特點是治理的綜合性。治理需要四個方面的結合,第一是技術層面和價值層面的結合,我們不但要有一定的先進技術,還要有一定的投入;第二是直接的任務和間接的任務相結合,它即是直接的愿望也是間接的社會任務,所以要結合起來;第三是責任部門和其他的部門結合起來;第四是國際和國內結合起來。只有通過綜合的治理,才能使公共事件得到很好的治理。另外,在解決治理公共衛生事業時,還要注意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社會體制、機制的問題;工作效能問題以及人群素質的問題,所以要通過綜合性的治理來解決公共衛生事件。
第六個特點是新發的事件不斷產生。比如1985年以來,艾滋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2003年,非典疫情引起人們的恐慌;近年來,人禽流感疫情使人們談禽色變;以及前段時間的人感染豬鏈球菌病、手足口病等都威脅著人們的健康。
第七個特點是種類的多樣性。引起公共衛生事件的因素多種多樣,比如生物因素、自然災害、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各種事故災難等。
第八個特點是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問題比較嚴重。比如1988年上海甲肝暴發;1999年寧夏沙門氏菌污染食物中毒;2001年蘇皖地區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2002年南京毒鼠強中毒品;2004年劣質奶粉事件等。這些事件都屬于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引起的衛生事件。
第九個特點是公共衛生事件頻繁發生。這公共衛生的建設及公共衛生的投入都有關系,公共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不足;忽視生態的保護以及有毒有害物質濫用和管理不善,都會使公共衛生事件頻繁發生。
第十個特點是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嚴重。公共衛生事件不但影響我們的健康,還影響社會的穩定,影響經濟的發展。公共衛生事件有很多的特點,公務員,管理公共衛生事件的有關部門一定要掌握這樣一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