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鴉片戰爭》出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它既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也是中國人民奮起抗爭、探索富強的開始。戰爭使得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又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準備了客觀條件。本課內容龐雜,頭緒眾多,聯系廣泛,既有貫穿古代、近代的縱向聯系,又有溝通中、外的橫向聯系,還有戰爭、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說學情
本課面對的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學習歷史的能力和方法,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樂于表現,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有主動學習的良好愿望,同時又存在著看待問題欠周到和重表象、輕實質等特點,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實際的發展需要出發,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去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敘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
理解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掌握鴉片戰爭的過程;
熟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展示地圖,學習中英鴉片戰爭的過程,培養識圖,讀圖能力和從地圖中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分析鴉片戰爭帶來的影響,培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鴉片戰爭的原因和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
【教學難點】
鴉片戰爭的影響。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率地實現教學目標,我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深入挖掘教材,分層施教,科學運用多媒體,采用創設情景法、講述法、圖示法等教學法,在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同時帶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思考,質疑解惑,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我會首先請學生看一幅圖片:罌粟花,這種花外表非常的美麗,這種花的汁可以熬成鴉片,具有麻醉作用。鴉片確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它也是一種毒品。人一旦吸食就不易戒除容易上癮,大量吸食不僅對人體有害,而且給社會帶來許多不安定的因素,如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等。這些毒品是英國作為商品向我國非法輸入的,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呢?英國走私鴉片又帶來了什么影響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鴉片戰爭。
【設計意圖】圖片導入,引起學生興趣,設置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動力,進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為了便于學生對這一內容的了解和把握,我會先播放一段大國崛起的一段音像資料,并提出問題:英國為什么向中國輸出鴉片?請說明理由。
學生觀看影片,思考并回答問題,我會在之后總結: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主要目的是占領中國市場,英國當時正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急需開辟國外市場,尤其看好中國這個廣闊市場。清朝中期的政治腐敗,經濟落后,軍備廢弛,為英國侵略中國提供了客觀條件。所以英國用正當貿易的手段沒有達目的之后,就開始用不正當的手段——走私鴉片。
接下來我會要求學生學生閱讀教材上的《炮子謠》和《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并請學生思考: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災難?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我會進行總結:鴉片的危害有三方面,影響清政府的財政收入;腐蝕清朝的統治機構;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
之后我會繼續引導學生:鴉片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如此深重的災難,面對這種災難,中國應該怎么辦?
我會先讓學生閱讀一則材料,學生從材料中得知林則徐的上書打動了道光皇帝,于是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然后我會要求要求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和所查閱資料,進行兩分鐘的準備,讓學生上臺來講述虎門銷煙的過程。
學生進行講述,教師總結:19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銷毀收繳上來的鴉片,反映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林則徐適當之不愧的民族英雄。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變抽象的知識為直觀的再現,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鴉片戰爭的背景有更深入的認識。
(二)中英《南京條約》
1.鴉片戰爭的原因
在這一環節,我會先出示一個問題,有人說鴉片戰爭時有林則徐的禁煙引起的。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辯論。
經過學生的辯論,最后師生達成共識: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資產階級的既定政策,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是要這樣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英國想打開中國的大門。
2.鴉片戰爭的過程
我會先播放影片《鴉片戰爭》中的片段,要求學生認真觀看影片并記錄鴉片戰爭的過程。
學生觀看完畢后,我會出示鴉片戰爭示意圖,并提問學生根據地圖,講述鴉片戰爭的兩個階段:一是攻廣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將林則徐撤職查辦;二是占香港、進吳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3.《南京條約》及其影響
因為《南京條約》及其影響是本課的重難點,在這一環節,我會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來突破重點和難點。我會以歷史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五分鐘的討論,討論的內容為《南京條約》的條款有哪些?分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鴉片戰爭的影響又是什么?
學會進行討論,展示成果,我會進行總結: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賠償巨款,清政府為此加強了對人民的壓榨,人民的負擔空前沉重;開創了侵略者對中國勒索賠款的惡例。同時也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積累。開放五口使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洞開,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有利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輸出。協定關稅的規定,是對中國關稅主權的嚴重侵犯,是一項影響極深遠的經濟侵略措施。使中國開始喪失了海關自主權,為外國侵略者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提供了有利條件。總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啟發學生思考,在討論中使學生學會客觀的分析問題的方法,提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
環節三:小結作業
在最后,我會要求學生思考: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請同學們下課之后寫一篇歷史小論文,下節課會一起分享大家對于鴉片戰爭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歷史小論文的方式,既鞏固了學生的所學知識,又加深學生對于鴉片戰爭的認識。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鴉片戰爭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二、中英《南京條約》
1.鴉片戰爭的原因
2鴉片戰爭的過程
3.《南京條約》內容及危害
更多教師招聘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