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部分,主要分為三大板塊兒——現代文閱讀、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的有三大類文章——文學類、論述類以及實用類,而在實用類文章中考查頻率最高的就是說明文。因此,本文主要就現代文閱讀中的說明文閱讀來進行分析。
一、考試題型
在語文考試中,對閱讀理解的考查,無外乎兩種題型:主觀題與客觀題。(適用于任何一類文章)可能單考主觀題或者客觀題,也可能二者結合。說明文閱讀也不例外。
二、文章類型
說明文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1.說物(說明某一事物)
2.說理(闡明某一道理)
但要注意一點,二者并不是絕對的劃分開來,即使是"說物",也不會是單純的只介紹某一事物,往往會包含一些其他內容(作者的情感、態度,對這一事物的看法等等),發人深思;而說理也同樣需要對"物"的情態、原理等方面進行描繪,才能有效的說"理"。
三、主要考點及答題建議
1.考查題目(或標題)
說明文的題目往往會直接點出全文所要"說"的對象,說明對象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或直接點明全文主題等等。
(1)可能出現的考點:
①文章的標題有什么作用(以此為標題有哪些好處)?
②考生自己擬定標題(可能出現在客觀題中,如:哪一項作為全文的標題最恰當?)
(2)答題建議:
針對這一類題目,可以迅速瀏覽一下全文各段的開頭、結尾,確定全文的主要內容,而后主要從內容上與語言表達兩方面進行分析。若是自己擬定(或選擇)標題,一定要緊扣說明對象,具有概括性(對象的特征)。
2.考查"說"的對象
無論是"說物"文還是"說理"文,一般從文章的標題,開頭、結尾處都能找到答案。
(1)可能出現的考點:
①關于全篇:問對象、問道理。
"這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什么?""這篇文章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②關于細節:問特征。
"請概括xxx事物的特征","這篇文章從哪些方面說明了xxx?"
(2)答題建議:
主要從三個位置找——文章標題、開頭、結尾。(包括各段的開頭與結尾)
3.考查說明順序
說明文采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以及邏輯順序。
(1)可能出現的考點:
"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采用這種順序有什么好處(作用)?"
(2)答題建議:
說明文的這三種說明順序,都有其明顯的標志,只要通讀全文,一般都可以找到。要注意的是,有時候作者可能采用了兩種說明順序,將之相互融合,要根據具體文本全面考慮。
4.考查說明方法
說明文有許多說明方法,最常用的有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
(1)可能出現的考點:
直接問全文(或某一段、某幾句、某一句)用了什么(哪些)說明方法,作用(好處)是什么。
(2)答題建議:
針對說明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既要知道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還要知道每一種說明方法分別有什么作用。在答題時,根據題目所給的范圍(全文、某段、某句),回歸文本,進行歸納總結。
在作答時,首先要直接寫出采用的說明方法,如過有不止一種,要把自己最肯定的方法寫在前面。其次,結合文章中的句子進行具體的分析,說明這樣寫的好處(作用)。
要注意,說明方法一般都是3個字的格式,不要將其與修辭方法相混淆。比如"打比方"的方法,若寫成"比喻"就錯了。
5.考查語言
說明文的語言有其獨特之處——準確性,一般說明文都具有這一特點。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還可能有其他的特點,如簡潔明了、形象生動等。
(1)可能出現的考點:
①詞語
"加點詞的含義、作用"(或賞析句中加點詞語)
"xx詞能否換成其他詞語"
"xx詞能否刪去"等等。
②句子
"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作用是什么"(或賞析文中劃線的句子)
"xxx句能否刪去,為什么"
③全篇
結合具體例子概括本文的語言特色
(2)答題建議:
①解釋某一個詞語時,一定要回到原文中去,在上下文語境中去理解其含義。既要寫出這個詞語的本義(或表層含義),更要解釋其深層含義。這就要求考生必須讀懂文章,領會作者的意圖。在回答能否刪去某一詞這類問題時,不能只回答"不可以"三個字,必須結合文本進行具體說明。
②賞析句子與賞析詞語的方式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要回到文章中去分析。可以從句子的內容,表達方式,作用等方面入手。同樣要挖掘出表層意下的引申義。
③是對全文語言的把控。在作答時,可以先用2-3個詞語進行概括,如準確凝練、生動簡潔(一般都是四字詞格式)等等。之后再結合文中的句子進行具體的分析說明。
總體來說,只要在考試中不慌張,認真閱讀題目與文章,把握全文主旨,注意文章細節(比如出現的數字、例子等),以及文中所用語言(比如"約"等概數詞語,或引用的名言等),再結合題目有針對性的作答,就一定能在說明文閱讀中取得高分。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上一篇:重慶教師招聘:醫務監督簡單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