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廣大考生能夠抓住重點,克服難點,在這里讓我們自己當一當“命題人”,從出題的角度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以便考生充分備考。
一、命題目的
教師考試“命題人”的目的不外以下兩個:第一,選取的知識點要有典型性和一定的難度,能體現選拔性考試的特點。第二,要從側面考查教師的歷史素養。
二、選擇命題知識點
既然命題要體現選拔性特點并能夠檢測歷史教師的素養,歷史知識考查會更注重對特殊知識的考查。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中主要包括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形成和英法綏靖政策兩大知識點,作為“命題人”我們就需要首先來了解這兩大知識點中又包括哪些小知識點。
面對這么多的知識點,我們來一一挑選適合命題的內容。
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中德國是最典型的法西斯國家,同時在法西斯陣營中地位最重要,因此我們要著重看與德國法西斯相關的考點。其中,德國成為法西斯國家的背景能夠聯系到一戰后簽訂的《凡爾賽合約》中對德合約的嚴苛性,能體現歷史的聯系性。在二戰前侵略的知識點中,奧地利是德國成為法西斯后第一個占領的國家,這里能夠與德意志統一中的普奧戰爭相聯系。
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中意大利是比較特殊的,因為它不是由于1929開始的資本主義世界大危機而產生的法西斯國家,因此對于意大利法西斯的形成時間,即1922年墨索里尼上臺可以進行考查。
英法綏靖政策中慕尼黑陰謀是最適合命題的知識,因為它是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具備特殊意義,同時它能夠和德國進行法西斯侵略中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相聯系。
英法綏靖政策中“奇怪的戰爭”是綏靖政策在戰時的表現,與其他表現相比具有特殊性,與二戰初期法國的淪陷這一內容有一定聯系,可以據此進行命題。
綜上,我們能夠將適合命題的知識做特殊標注,為下一步進行命題做準備。
三、進行命題
結合上述選擇的命題知識點,進行分別的命題并審查答案及解析。
以上是我們以“命題人”的身份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這一部分的知識梳理和試題命制,希望能夠讓大家更直接的了解復習的重難點,大家要學會觸類旁通,抓住重難點,逐一擊破,夯實基礎后拔地而起。最后祝愿考生們早日實現教師夢。
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