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老師想先問問大家,你都知道教學準備我們應該到底需要準備些什么嗎?如果對于這個問題
大家都不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那老師相信,你的教學設計或者說課稿,應該就不會有一個較為良好的成績了。教學準備包括了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教材,而另一個是學生。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在我們正式開始書寫之前,需要先關注教材,在關注我們授課的對象——學生。
那我們先來說一說教材。
拿到一個篇目,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什么?老師相信,大家首先關注的就是樂曲的題目了。好,那我們先從題目說起,通過這個標題,我們可以獲取哪些信息呢,比如:內容、情感、相關創作背景等等。除了題目,我們還能夠關注到什么呢?比如說:詞曲作者、作品的出入、體裁、演唱或演奏形式……還有最最重要的那就是譜例了。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通過眼睛直觀看到的內容,把這些內容一一對應出來,也就組成了教學設計或者說課稿的一個知識框架。說到這里,很多同學都會說,這些我也能夠發現,那么它具體作用到底是什么呢?老師在這里告訴大家,很多同學之所以不會寫教學設計或說課稿,就是因為他不能夠將以上老師強調的內容進行串聯起來,通過一首作品,我們可以了解作曲家的內心情感,了解整個時期的社會背景,了解一個地域或者一個民族的音樂文化。作曲家表達感情的方式往往都是借助于音樂作品來進行表現的,所以說,我們必須通過分析作品來獲得。而且通過分析這些內容,也可以把它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對比環節,了解相同體裁的不同內容,了解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了解相同體裁的不同演奏或演唱形式等等,通過這樣的設計使得整個教學過程更為的豐富多彩,從而產生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這是我們所說的對教材的直觀分析,除了分析教材,我們還可以分析學生。
分析學生的目的是什么呢?相信很多同學都了解,那就是為了設計出更適合這個年齡段或者學段的教學活動。比如說:我們給一年級的小學生上課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喜歡采用的教學活動就是做游戲。這是因為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事物產生好奇,喜歡做游戲的心理特點。因此我們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但是反之,如果你給高中生在進行一些簡單的游戲活動,同學們思考一下這樣是否可行呢?我相信我不說,大家也知道,這樣的教學活動肯定不能夠得到高中生的認可。所以說,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就必須得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分析,思考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活動,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上課的主動性。
在這里提醒各位同學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光要去分析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還需要去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層面出發,進行合理的設計和編配。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新知識,還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鞏固學生已掌握移民的舊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
更多教師招聘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上一篇:重慶教師招聘:教學準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