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
1、知識:對所學材料的記憶,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概念和原理的回憶。可用來描述的動詞:定義、排列、回憶、敘述、匹配、朗誦、界定......
如:學生應在周末之前,準確回憶頸椎動作門的所有綱類動物。
2、領會:把握所學的材料的意義。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可用來描述的動詞:轉換、估計、推理、解釋、辨別、判斷、總結、概括、沖刺、延伸、辯護......
如:在學期末以前,學生應能概括出“老人與海”的故事情節,語言的語法有80%正確。
3、應用:將所學材料應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規則、方法、規律和理論的應用。可用來描述的動詞:改變、修改、敘述、計算、操作、解決、演示、組織、發展......
如:星期一學生應該當著全班的面,演示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4、分析: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并理解其組織結構,包括對要素的分析(如一篇論文由幾個部分構成)、關系的分析(如因果關系分析)和組織原理的分析(如語法結構分析)。可用來描述的動詞:分解、分離、概括、細分......
如:對于所給的總統競選演講,學生應該指出那些不是攻擊政治綱領,而是進行人身攻擊的觀點。
5、綜合:將所學的零碎知識整合為知識系統。可用來描述的動詞:分類、創造、制定、編寫、設計、沖刺、創作、發明......
如:針對所給的小故事,學生應能創作出合理而有創造性的故事結局。
6、評價:對所學材料(論點的陳述、小說、研究報告等)作價值判斷的能力,包括按材料的內在標準或外在標準作評價。可用來描述的動詞:評價、批判、證明、比較、辯護、支持、對比、判斷、證實......
如:對于所給的以前沒有閱讀過的段落,學生應該根據課堂中討論過的五個標準來判斷它的價值。
更多教師招聘內容,請訪問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上一篇:群體影響
下一篇: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