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喝奶茶、代吃火鍋、代長胖,每單收費標準為‘食品價格+路費+10元’。”近期在電商平臺上出現了很多新的“代服務”方式,代吃、代喝、代訂酒店、代遛狗……甚至還有代叫醒、代掃墓、代相親等花式“代服務”。不過“代經濟”層出不窮,人們對其卻褒貶不一。
一方面,“代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高度分工的產物。與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機會成本理論相似,一方有人力、時間和資源,一方有錢無閑,兩者進行服務交易,各取所需,兩全其美,實現了最佳的資源效率。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當前部分“代經濟”在發展路上走偏,成為黑灰產業。例如部分平臺上的代刷流量、代考試、代罵人、代報復等行為,或觸碰法律底線,或破壞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序良俗。這樣的“代經濟”顯然偏離初衷,需要加以及時糾正和規范。
【模擬試題】
近期在電商平臺上出現了很多“代服務”,比如代吃、代喝、代訂酒店、代遛狗,甚至還有代叫醒、代掃墓、代相親等,衍生出了“代經濟”。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的市場現象,滿足了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也有人認為,作為全新的商業形態,隱患較多,需要警惕。對此你怎么看?
【解析】
1.亮明自身態度。“代經濟”火了,我們在感嘆市場發展迅速的同時,也必須像題干中所說那樣,要認識到其目前存在的問題,只有這些問題妥善解決了,才能保證“代經濟”發展得更好。
2.分析題干觀點一。(1)滿足了市場需求。由于時間、時空的限制,有些事情自己無法去做,比如回鄉掃墓、排隊等,通過電商平臺,這類訴求得到滿足,催生了“代經濟”;(2)促進消費升級,產生經濟效益。就供需雙方來看,既為服務提供方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比如外賣行業、代跑腿、代購、代駕等,解決了數百萬人的就業問題,又使需求方因之獲得便利。
3.分析題干觀點二。(1)部分“代經濟”走偏,成為黑灰產業。例如部分平臺上的代刷流量、代考試、代罵人、代報復等行為,或觸碰法律底線,或破壞社會公共秩序和公序良俗;(2)監管體系還不健全。作為全新的商業形態,市場監管體系還未建立,各種隱患依然存在,對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威脅。
4.對策建議。(1)完善監管機制。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跟進,堅決打擊違法亂象,避免出現監管真空;(2)電商平臺加強自律。對平臺上的各類代服務全面清查,不給灰色的“代服務”留下生存空間;(3)消費者理性使用。不能過度依賴“代服務”,切勿任何事情都找人代辦,而使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逐日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