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的考察中,對心臟驟停、心肺復蘇和腦死亡是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
首先我們來看一道考題:
1.【單選題】心跳驟停緊急處理原則中,錯誤的是:
A.立即開放靜脈輸液通道
B.迅速開始人工呼吸
C.待心電圖確診后開始心臟按壓
D.心內注射強心藥物
E.保持呼吸道通暢
1.【答案】C。解析:心跳驟停緊急處理原則及流程。病人發現心臟驟停→立即就地搶救→呼吸→叩擊胸前區,實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道→腦復蘇→觀察生命體征→記錄搶救過程。
既然我們要學習心臟驟停和腦死亡,就應該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臟驟停,什么是腦死亡。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心肺復蘇是針對心臟驟停所采取的緊急醫療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臟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
而腦死亡是全腦功能包括腦干功能不可逆終止。人體的呼吸中樞位于腦干,如果腦干發生結構性破壞,會直接導致呼吸功能停止,無論采取何種醫療手段都無法挽救患者生命。因此,成功的心肺復蘇不但要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還要恢復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心肺復蘇”應擴展為“心腦肺復蘇”。今天我們主要討論完整的心肺復蘇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基礎生命支持,高級生命支持和復蘇后治療。
(1)基礎生命支持:是心搏驟停后第一時間開始挽救病人生命的基本急救措施,關鍵操作是胸外按壓和早期除顫。成年病人基礎生命支持主要內容有:①盡早識別心搏驟停和啟動緊急醫療服務系統;②盡早開始CPR:a.心臟按壓;b.開放氣道;c.人工呼吸;③盡早電除顫。
(2)高級生命支持:基本生命支持的延續,是以高質量的復蘇技術、復蘇設備和藥物治療為依托,爭取最佳療效和預后的復蘇階段,是生命鏈中重要環節,其內容包括:①呼吸支持:最佳選擇是氣管內插管;②恢復和維持自主循環:建立靜脈通路,使用腎上腺素等藥物;③CPR期間嚴密監測:a.心電圖;b.呼氣末CO2;c.冠狀動脈灌注壓;d.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④藥物治療:a.縮血管藥物:腎上腺素、血管加壓素等;b.抗心律失常藥:胺碘酮、利多卡因、硫酸鎂等。
(3)復蘇后治療:通過心肺復蘇成功恢復自主循環后,病人還可能面臨全身各組織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腦、肝、腎等多器官功能損失衰竭等問題。系統的復蘇后治療不僅可以提高病人的存活率,還能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因此,一旦自主循環恢復,應立即轉運到有重癥監測治療室的醫療單位進行復蘇后治療。通過維持呼吸循環功能穩定,改善重要臟器灌注,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手段,多學科綜合治療,達到提高病人存活出院率和無神經功能障礙存活出院率的目的。這一階段主要的治療手段有:①優化通氣和氧和;②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③腦復蘇:a.低溫治療:低溫可使腦細胞的需氧量降低,從而維持腦氧供需平衡,有利于腦細胞功能的恢復;b.改善腦血流灌注;c.藥物治療。
當我們熟練的掌握了判斷心搏驟停和腦死亡的標準,以及緊急情況下心腦肺復蘇的原則,只要病人出現異常,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做出正確判斷,并及早予以處理,挽救病人生命,改善病人預后,減輕病人痛苦。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