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 | 備考QQ群:663261430 | 備考課程:一年/兩年協議無限學
———————————————————————————————————
很多朋友都去看過中醫,也經常聽醫生說過這樣的話:“上焦有火,下焦有寒”。到底什么是上焦?什么是下焦?火和寒又是什么呢?
什么是三焦?
“三焦”是藏象,首見于《黃帝內經》,是“五臟六腑”中最大的“腑”,與“心包經”聯系。包含“上焦、中焦、下焦”。
因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會上焦有火下焦有寒,中醫里說的上焦、下焦,都是從“三焦”引出來的。
在心、肝、脾、肺、腎五臟,以及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當中,也提到了三焦。那么如何劃分三焦?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膈以上為上焦,即心肺為上焦;脾與胃為中焦;臍以下,也就是肝、腎、大小腸、膀胱為下焦。
三焦具有通行元氣、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發揮是以一定的形質為基礎的。但此形質并非是一個具體的確定的臟器組織,而是對一些臟器組織及其功能的概括。因此,三焦是無形之說,形象地說,“三焦”其實就是人體軀干的一個大通道。經絡主要在四肢上走,而且走的是雙向兩車道;相比,三焦就是在人體的軀干上走的是雙向八車道。
三焦的劃分
所謂“部位三焦”說,認為三焦并非是一個獨立的臟腑器官,而是用以劃分人體部位及內臟的特殊概念。根據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別,把人體劃分成上、中、下三個生理病理區域,將人體重要內臟器官分別轄于這三個區域之中,分別為:心肺區(肺病、心臟病)→上焦;肝木區(肝膽病、胃病、脾虛)→中焦;腎水區(腸腹病、小腸疾病、婦科病、膀胱病)→下焦。
三焦的功能
上焦如霧。所謂“如霧”,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氣血,猶如霧露彌漫之狀,灌溉并溫養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根據三焦部位劃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臟。心主血,推動血液運行于全身。肺主氣,主宣發肅降,將水谷精氣布散于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輸布水谷精微(氣血)。
中焦如漚(òu)。漚,是浸泡的意思。所謂“如漚”,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谷,進而化生氣血的作用。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膽等內臟。胃主腐熟,脾主運化,肝膽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膽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轉輸水谷精微和化生氣血的功能。
下焦如瀆(dú)。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及大小腸。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傳導糟粕,排泄二便。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問題是中焦堵住了。因此,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慣通起來了,氣血也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正如“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性就是如此。
如何疏通三焦?
三焦如果不通,后果是非常嚴重的,三焦統領全身,有一個地方不通,則整個氣體就紊亂了,那么如何調理疏通三焦呢?只要拍打手臂上的手少陽三焦經即可。
手少陽三焦經,一側有23穴,其中有13個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個穴在肩頸頭部。
打通三焦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拍。
每晚睡覺前,分別用左右手從對側肩膀開始,沿著胳膊外側的三焦經行走路線,往下拍打。動作快慢一樣,一直拍打到手腕。可以稍微用力達到震動經絡的作用。每次至少要拍到八分鐘往上。拍完之后,再按摩陽池穴三分鐘,效果更好(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揉它可以將氣血引到手上,只有這樣,才可以疏通整條經絡)。拍打的方式見效沒那么快,一定要堅持才能看到效果。
此外,還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來打通三焦經。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