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是實操很重要的操作項目,也是考試中的熱點,所以今天把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來總結一下,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
1.操作前準備:使患者仰臥于安全的平地上,評估周圍環境,判斷意識、呼吸、大動脈搏動。
(1)發現患者。
(2)判斷環境:首先判斷環境是否安全。
(3)判斷意識、呼吸、大動脈搏動:三項總用時不超過10秒。
①意識:采用“輕拍重喊”的原則,雙手拍打患者雙肩,同時對患者雙耳進行大聲呼喚。
②呼吸:施救者耳貼患者鼻下,感受是否有呼吸,并且眼觀胸廓起伏是否存在。
③大動脈搏動:單手放在體表大動脈搏動位置(如頸動脈、股動脈),來判斷是否有大動脈搏動。
(4)呼救:當意識、呼吸、大動脈搏動均消失時,立刻大聲呼救,自己或叫人撥打120。
(5)擺放體位:將患者仰臥放在堅硬的平面上或身下墊硬板,解開衣扣、腰帶,充分暴露胸壁。
2.心臟按壓
(1)定位:兩乳頭連線中點或胸骨中下段1/3處。手法:一只手掌根緊貼胸骨,另一只手重疊放置在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與肋骨平行上翹,手指不能觸碰患者胸壁,用掌根按壓。
(2)姿勢:施救者站或跪在患者右側,上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支點,肩-肘-手掌連線與患者胸壁垂直,按壓時肘關節保持固定伸直狀態。垂直向下按壓;下壓和放松時間相等;放松時保證胸廓充分回彈,手掌不可離開患者胸壁。
(3)頻率、深度、比例:按壓速率為100~120次/分,按壓幅度為5~6cm。按壓與呼吸比例為30:2。
3.開通氣道
(1)先將患者頭偏向一側,清理口鼻腔異物。
(2)采用仰頭舉頦法(頸部疑似損傷者用推舉下頜法)打開氣道:一手置于患者額部加壓使其頭后仰,另一手同時抬舉患者下頦,盡量使其下頜角與耳根連線與地面垂直。
4.人工呼吸
(1)右手將患者的下頜向上提起,左手以拇指和示指捏緊患者的鼻孔。
(2)吸氣后,將口唇緊貼患者口唇,將其完全包住,勻速向患者口中吹氣,以患者胸廓向上抬起為準。
(3)松開捏鼻的手指,觀察胸部恢復狀況,然后再進行下一次人工呼吸。
(4)按壓與呼吸比例為30:2,如此反復5個循環。
5.評估患者情況
(1)按照胸外按壓-打開氣道-人工呼吸的順序共完成5個循環后判斷復蘇效果:觀察頸動脈搏動、自主呼吸、瞳孔對光反射、意識、自主呼吸、皮膚顏色。如若頸動脈搏動恢復、自主呼吸出現、瞳孔對光反射存在、皮膚由紫紺變為紅潤證明復蘇成功。
(2)復蘇成功,整理衣物,等待120。
附:如若未復蘇成功,繼續進行下一次5個循環;如果存在室顫,盡早進行電除顫。
新公教育為你提供更多考試資訊和招聘公告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上一篇:醫療招聘面試知識點:甲狀腺檢查
下一篇:面試資料:口腔局麻藥物